时间:2022-09-24 13:00:01 | 浏览:643
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瓯海支站讯 8月18日,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专题研究“两城三区”建设指挥部工作,强化指导统筹,以更大力度掀起瓯海城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曾瑞华、姜迪清、林宝新、刘云峰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瓯海区高规格组建“两城三区”建设指挥部,强化重点板块攻坚,全力打好城乡统筹发展组合拳。会上,各分管区领导分别汇报南部新区、中心区、高教新区、西部生态新城、高铁新城等“两城三区”建设五大指挥部工作进展、重点项目谋划和下步工作计划情况。
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高品质推进“两城三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建设“两城三区”体现了区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体现了瓯海积极融入战略全局、打造共同富裕先行标杆的坚定决心,体现了瓯海“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的使命追求。要思维开路,不断强化“两城三区”建设理念意识。强化城产人融合发展的意识,坚持人口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平原建设与山体利用田园开发等8个同步谋划;强化能级意识,从“都市区”的首位度、高品质的生活要求出发,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强化未来意识,全面导入“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理念;强化精品意识,以高起点、高标准精雕细琢每一区域,始终坚持知名设计师、知名开发商等“四个著名”;强化“投建运管一体”意识,科学运用“带方案+竞运营”土地出让模式。
要紧盯目标,全面掀起“两城三区”建设攻坚热潮。要全力攻坚建设、统筹业态布局、注重开发保护。高铁新城要全力打造站城融合发展的交通主枢纽和城市主门户、高铁经济集聚区和高端商贸新中心;西部生态新城要以“共同富裕绿色发展样板区”为目标定位,打造低碳生态之城、幸福宜居之城;南部新区要聚焦“创新之区、未来之城”,加快建成高品质未来城区;中心区要按照“亚运新城”总体定位,高标准实施新一轮中心区配套与品质提升计划;高教新区作为瓯海区融入温瑞平原一体化的“桥头堡”,要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出形象、提品质。要凝聚合力,切实筑牢“两城三区”建设支撑保障。条抓块统强领导,落实专班跟进、确保高效运转;清单销号盯节点,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强化攻坚;闭环管理抓落实,建立决策协调机制,做到紧急事项“日会商、日研究、日清日毕”。
区委副书记、区长曾瑞华指出,在城市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人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三大问题。要注重山区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工业,深化校地融合,挖掘文化底蕴内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人的粘合度,吸引更多人才扎根瓯海;要加快“五未”土地清理,打好低效用地开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拆改结合等土地“加减”组合拳,盘活存量土地;要抢抓片区开发黄金期,不断拓宽渠道,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原标题:王振勇:提高站位凝聚合力 高品质推进“两城三区”建设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其中,重点建设五象站、南宁北站、南宁站站城一体化改造等综合枢纽,建成贵南高铁和南玉、南崇城际铁路,推动规划建设南衡、南合湛等高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顺应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建设特大城市。
在第12届东博会上,香港举办了中国“魅力之城”香港记者招待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面向东盟、中国内地的经贸交流活动,与东盟10国的“魅力之城”一起,综合展示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和商机,美美与共、合作共赢。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聚焦辖区突出案件特点,找准发力点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严防严控和重拳严打违法犯罪,强力推进“百日行动”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效。深入开展排查整治8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江南公安分局发起“百日行动”攻坚战集中大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开展社会治安打击整治。
周先生是南宁市江南区街道办的一名社区志愿者,“护邕六号”行动启动当晚,他主动报名参加辖区派出所的巡防任务,配合民警开展安全防范提醒、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劝解等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志愿者周先生接受采访本次行动中,南宁警方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广泛发动平安类社会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在夜间人员密集场所,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及时打击、有力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清除面上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3条举措促进滨海城市建设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有三方面合计23条举措,从产业支撑、城市建设和制度保障三方面,为临港描绘了下一步发展的“蓝图”。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8日披露,部市协议签署一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合作重点事项取得明显进展,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公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果说兴办经济特区,带来了深圳40余年来城市发展的奇迹,
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深圳迎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印发3年来,深圳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奋勇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广东省